4月起,大批耗材降价(附名单)

  • 2024-04-06

伴随集采不断提质扩围,耗材市场竞争格局改写持续深化。降价驱动下,临床效果好、研发创新积极、供应能力出众的国内械企有望借助集采快速提升市占率。开年以来,各省际联盟已组织多次不同品类的耗材集采,大批耗材在多省启动降价。

 

 

4月起,以下五大集采中选结果将落地执行
 
| 通用介入类、神经外科类省际联盟(河南、贵州)
 
3月8日,河南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通用介入类、神经外科类省际联盟和豫南片区联盟第二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豫医保办〔2024〕13号)》,将于2024年4月1日起在河南省正式执行通用介入类、神经外科类省际联盟集采中选结果。采购周期为12个月,品种范围如下:
 
中心静脉导管类、输液港、非侵入式血管止血装置、三联三通、环形注射器和Y接头,造影导管、造影导丝、血管鞘、侵入式血管止血装置、抓捕器和压力延长管,颅骨锁、颅骨网、颅骨连接片、颅骨盖孔板、颅骨钉、脑脊液体外引流系统,以及脑脊液分流系统、动脉瘤夹。
 
同为省际联盟成员的贵州将于2024年4月15日—2025年4月16日执行相关集采中选结果,
 
根据官方披露,本次联盟集采中,通用介入类申报企业148家,拟中选企业120家,中选率81.08%;申报产品13519个,中选产品11956个,中选率88.44%;总体平均降幅65.40%。
 
神经外科类申报企业67家,拟中选企业60家,中选率89.55%;申报产品4169个,中选产品3894个,中选率93.40%;总体平均降幅68.55%。
 
伴随集采推进,多个“进口主导型”耗材迎来降价,神经外科类便属于其中之一。
 
神经外科高值医用耗材主要分为颅骨材料、脑膜材料、引流材料、缝合材料、神经刺激材料、脑电监测材料、辅助工具。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达56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外伤等原因,颅脑肿瘤、颅脑创伤、脑出血及功能神经疾病等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脑疾病呈现升高趋势,国产神经外科耗材有望借助集采扩大市场份额。

 

| 心脏起搏器(广东)
 
近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接连发布《关于做好广东联盟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与《关于调整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部分中选产品价格的通知》。
 
去年4月起,广东牵头的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采中选结果在广东全面落地执行,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023年4月1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伴随首年签约期满,中选产品续签价格迎来调整。2024年4月起,广东将执行心脏起搏器类耗材经过联动后的最新价格。具体如下:

 

 
该心脏起搏器类集采由江西、湖北、广东、贵州四个省份组成联盟进行带量采购,集采品种包括心脏起搏器类、心脏除颤器类、心脏起搏除颤器配套使用的导线类医用耗材。
 
根据官方数据,起搏器中选价格为每台7125元-172970元不等,共7家进口企业和3家国产企业中选,平均降幅43.09%。
 
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类产品,价格由原平均8.55万元下降至2.04万元,每台可节省患者耗材费用6.51万元,降价幅度达76.13%。降价金额最大的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类产品,价格由原平均每台14.06万元降至6.51万元,每台可节省患者耗材费用7.55万元,降价幅度53.7%。
 
据渤海证券研究所统计分析,我国心脏起搏器供应主要来自美国的三巨头美敦力 (43.0%) 、雅培的圣犹达 (23.7%) 和波士顿科学 (17.8%) ,合计占84.5%市场份额。而本土起搏器生产企业如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先健科技仅占据5%左右的份额。
 
伴随企业研发推进以及临床科室建设完善,国产心脏起搏器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在稳步升高。据共研网统计,2021年中国双腔起搏器国产数量为7639台,同比增长54.5%;单腔起搏器国产数量为3703台,同比增长31.5%。
 
从各地开展的心脏起搏器集采情况来看,国产品牌的出境频次正在逐渐提高。依托庞大的潜在市场,又兼具性价比优势,国产心脏起搏器距离破局已越来越近。
 
| 弹簧圈、硬脑膜补片、疝补片和超声刀头(河北)
 
3月8日,河北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弹簧圈、硬脑膜补片、疝补片和超声刀头4种集中带量医用耗材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准备工作的通知》,上述四类耗材的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4年4月1日在河北落地实施。
 
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公布了弹簧圈、硬脑膜补片、疝补片三种耗材的续约中选结果。续约方案指出,在并未产生新低价的情况下,原中选企业同意以不高于原中选价格供应河北市场,即可获得中选资格。
 
根据河北日报,在2021年针对上述耗材的采购中,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弹簧圈,平均价格从1.2万元下降至6400元左右,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主要用于疝气手术的腹股沟疝补片,平均价格从1400元降至90元左右,平均降幅93.12%,最高降幅98.79%;主要用于外科修补手术的硬脑(脊)膜补片,平均价格从1.6万元降至1000元左右,平均降幅91.46%,最高降幅99.21%。
 
上述四类耗材均属集采常客,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以超声刀为例,截至目前,山东、河北、安徽等省都单独开展了超声刀集采,部分地区采取联动采购模式,共享前期集采成果。
 
派尔特医疗招股书中指出,我国超声刀市场(出厂价计算)由2016年的10.2亿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20.1亿人民币,并预计于2025年达到61.1亿人民币。其中,国产品牌市场增速明显,2016-202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2.1%。
 
降价驱动下,超声刀、弹簧圈等高值耗材的市场替代加快。国产品牌有望借着集采的东风快速进院,争夺现有市场。
 
| 透明帽、脑电传感器、消融电极(针)、乳头切开刀(河南)
 
3月8日,河南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通用介入类、神经外科类省际联盟和豫南片区联盟第二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豫医保办〔2024〕13号)》,豫南片区联盟第二批医用耗材集采将于2024年4月1日在河南落地实施。
 
去年年底,漯河医保局发布《关于豫南片区联盟第二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公告(八)》,公布了透明帽、脑电传感器、消融电极(针)、乳头切开刀4类耗材的集采中选结果。
 
根据漯河日报,中选产品455个,平均降幅54.21%,集采后预计年可节约耗材费用1.27亿元。其中,透明帽平均降幅63.25%、一次性脑电传感器平均降幅53.43%、消融电极(针)平均降幅53.86%。
 
伴随影像技术升级,射频消融在手术中的应用占比逐步攀升。据中研网统计,2023年国内射频消融设备行业市场供给规模为9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6.87%。
 
| 一次性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高分子夹板等(合肥)
 
据合肥晚报,自4月1日起,安徽省合肥市第二批普通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正式落地执行。
 
据悉,本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包含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使用量较大的一次性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高分子夹板、无针输液接头、留置针贴、输液贴等5个品种普通医用耗材。
 
据合肥医保局披露的数据,本次集中带量采购5个品种平均降幅为60.18%,其中一次性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平均降幅58.04%,最高降幅69.32%;高分子夹板平均降幅80.68%,最高降幅83.16%;无针输液接头平均降幅85.03%,最高降幅89%;留置针贴平均降幅64.34%,最高降幅75.19%;输液贴平均降幅12.31%,最高降幅20.4%。带量联动采购医用胶片类医用耗材平均降幅55.74%,最高降幅75.85%。按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年节约采购资金1900万元。
 
近年来,由地级市牵头全省的低值耗材集采影响力正在扩大。较为分散的低值耗材市场开始走向集中,新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年版)》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由448亿元增长至97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20%左右,预计到2025年国内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2200亿元。
 
在大规模集采覆盖下,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国产低值耗材也将迈向高端化发展。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撰文 | 阿廖沙

 

END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湖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不对其准确性及观点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027-87839969,我们将立即处理,以保障各方权益。

 

 

 

栏目

搜索